11月7日,联泓格润(山东)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/年EVA装置挤压造粒机带料试车一次成功,未来两个月,浙江石化预计投产,涉及30万吨产能,年底国内EVA产能将达到380万吨/年。
11月7日,联泓格润(山东)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/年EVA装置挤压造粒机带料试车一次成功,标志着挤压机组具备了接收上游物料与生产成品料的能力,预计11月底或12月初正式投产。
供应端看,未来两个月,浙江石化预计投产,涉及30万吨产能,年底国内EVA产能将达到380万吨/年。根据金联创统计,2026年EVA供应端将迎来显著增量,预计新增产能在169万吨,广西石化、裕龙等多套EVA生产装置已计划投产,且这些新增产能前期主产光伏料或发泡料。
作为EVA的核心应用领域之一,发泡料市场将直接面临供应放量的压力,在需求未形成同步匹配增长的情况下,供过于求的风险持续累积,为市场行情报价带来基础层面的压制。
鞋材内销与出口需求是EVA发泡料的核心驱动力,但当前该领域需求端已呈现多重压力。一方面,EVA虽仍在鞋中底市场占了重要地位,但运动鞋、休闲鞋对EVA中底的需求呈减弱态势25;另一方面,出口端表现疲软,2025年1-9月中国制鞋材料出口量同比下滑5%,受订单不足影响,鞋企开工率多数时间维持在50%左右。
贸易政策与产能转移进一步加剧出口压力。美国新一轮对华关税、欧盟碳关税政策叠加,推高出口成本并加剧贸易摩擦,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欧鞋材出口量同比下降7.3%。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孟加拉国及印度作为主要出口目的地,合计占出口总量的61.3%,但这些东南亚、南亚国家制鞋产能持续扩大,部分中国制鞋企业将产能转移至此,不仅导致国内制鞋材料出口订单缩减,也使得当地市场对中国中高端鞋材的依赖度逐步降低。
市场结构与材料替代也对EVA发泡料形成制约。尽管EVA在低端鞋材市场及区域性市场仍具备广泛应用基础,但制鞋领域的整体市场占比已呈缓慢萎缩态势。同时,生物基合成革等新型材料的崛起,对EVA原料形成替代冲击,倒逼EVA原料企业加速产品结构调整,聚焦高性能、环保型产品的研发与推广。
供应端的预期进一步压制市场情绪。尽管近期浙石化、宁波台塑已进入检修阶段,扬子石化也有检修计划,但业者普遍预判11月底至12月初新增产能将陆续投放,且海外LG、韩华等装置重启后,相关资源也将流入国内市场。后续供应增加的预期,完全抵消了短期检修带来的利好支撑。
当前市场参与主体心态谨慎,中间商以观望为主,下游工厂仅维持小单按需采购,未出现大规模囤货或集中采购现象。市场缺乏主动进场的资金与增量需求,难以形成价格持续上涨的合力。综合看来,近期EVA市场将以弱势整理为主,商家大概率会依据市场预期小幅让利走量,EVA发泡料价格仍将保持疲软态势。
·本文信息数据均来自可靠来源,但基于信息源自或第三方也许会出现的人为或技术错误, 金联创不保证此等信息的准确性、适当性和完整性,以及因使用此等信息而导致的任何后果不负任何责任。
·内容标注明确出处为“金联创”的所有稿件均属金联创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没有经过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;转载、投稿及合作请回复关键字“转载”或“投稿”。